洛克罗南位于布列塔尼大区的西端菲尼斯泰尔省,面积8.08平方公里,2016年人口为834人。
虽然是小小的一个市镇,名头却不少,包括:法国最美小镇,法国历史遗迹,布列塔尼特色小镇……
相传,洛克罗南的名字来自于一位爱尔兰的僧侣——罗南。据说他在公元5世纪来到这里,并带来了天主教信仰。而他去世后,两只山羊把他的遗体带到了洛克罗南。从此,洛克罗南就有了神圣的宗教地位。如今,这里每6年都要举办圣罗南朝圣大游行,为期6天,热闹非凡。
小镇的中心是1420年建成的圣罗南教堂,教堂的主要特征就是它巨大的钟楼。但不幸的是,在1808年的一次雷击中,钟楼失去了尖顶。
据考证,洛克罗南在青铜时代(公元前2000年)就有人类居住;古罗马时代,这里处于两条罗马大道的十字路口,一条来自坎佩尔(Quimper),朝着克罗宗(Cronzon)半岛前进,另一条则向杜阿内内斯(Douarnenez)前进。
如今的教堂广场四周仍有多条道路,这几张照片都是从不同的路朝向教堂拍摄。
巨大而精致的圣罗兰教堂,哥特式的文艺复兴时期花岗岩建筑(教堂门口的雕塑很漂亮,但我居然好像并没有拍照)。
稍微往后边的山坡上走一点,回首眺望,教堂广场周围的建筑大都建造于16到18世纪之间,曾经的繁华历经岁月打磨之后更显一份质朴与平静,与教堂浑然一体。
教堂内部的布道坛是18世纪早期的作品,饰有6块圆形浮雕,内容取材于圣罗南的生平事迹。教堂保存的其他珍贵物品还包括16世纪的耶稣下葬雕像和17世纪的玫瑰经圣坛壁板浮雕等。
铺砌着石块的教堂广场两旁排列着14座花岗岩房屋,这些房屋构成了非凡的建筑群,见证了17和18世纪小镇曾经的繁华。
洛克罗南曾以纺织业最为兴盛,在几个世纪里,占据欧洲远洋船帆生产的重要地位:
– 从14世纪开始,洛克罗南的居民开始制作帆船的帆布。
– 从15世纪开始,该地区专门从事大麻和亚麻的生产和加工。
– 16世纪,洛克罗南进入了它的帆布生产黄金时代。
在法国,他们装备了国王的船。
在西班牙,他们拥有海军战船的垄断地位:无敌舰队,哥伦布舰队…
在英国也占据很大份额,其中记载1539年,洛克罗南的3000个船帆装备了英国海军。
– 17世纪,尽管与荷兰制造商的竞争激烈,洛克罗南的帆布产量仍然保持第一。
荷兰东印度公司也选择洛克罗南的帆布,并在城中设立办公室,以便更接近其供应商。
1751年,该地区的仍有406台织机。
– 18世纪末,洛克罗南的制布工业开始衰落。制造商无法适应越来越大的船帆,生产的帆布仅用于小船,并为水手制作包,吊床和衣服。
最后一台织机在1914年战争前夕停止运作。
如今,40岁的埃尔维·勒比昂(HervéLe Bihan)重新接管了织机。他现在正在接受日本的订货,但大部分还是本地人的需求。他们想要洛克罗南传统的编织和彩色条纹,以及对村庄历史的记忆。
这里也是玻璃工艺品的产地,下边是一排玻璃大罐子。
现今的洛克罗南更像是在扮演着历史的某个的角色:传统的游行活动、手工艺品、织物、木制品、玻璃制品,加上这些古老的房屋建筑,宛如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某个地方。
下边两张同一个巧克力饼干店,不同的季节。
教堂广场上有一口公用水井,曾经长期是该城市唯一的饮用水来源。
小镇里随处溜达,很多的商店、小博物馆、画廊、餐馆、可丽饼店…人不多不少,古朴而有生机。
洛克罗南所在的布列塔尼紧邻英吉利海峡,直到15世纪都是完全独立的公国,处于法国和英国两个大国的影响下,居民除了高卢人,也包括大不列颠的威尔士人和康沃尔人的后裔。所以这个小镇也颇有些英式风格。
英国的别名大不列颠,法语就是Grande Bretagne,也就是“大布列塔尼”,可见与法国布列塔尼的渊源。
多部影片都将此地作为外景,包括《苔丝》,《未婚妻的漫长周日》等,其中最著名的是罗曼·波兰斯基的《苔丝》,洛克罗南就是以中世纪英国乡村的面目出现的。
偶遇一场老爷车大聚会,附近的居民把家里的破车都开来了:-P
其实一辆辆都非常精致漂亮,这里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各种活动,具体可以上官网查询。
如果想进一步感受小镇,还有一条外围徒步线路,颇有乡村风情。具体路线地图在小镇入口有标识。
这条路还会经过一个精美的圣母小教堂,也被列入了法国历史遗迹。
内部的彩色玻璃窗、圣母像、石雕都非常精美。
教堂前的十字架
小镇周围的房屋、道路。
回到小镇中心,又是石块路了。
最后,来一组小镇的门窗及标牌,真是看一眼就心生欢乐,无比喜爱;-)
结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