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利牛斯山脉位于法国西南部,仅次于阿尔卑斯山脉的欧洲第二大山系,是法国与西班牙的天然国界。
首先来看看比利牛斯西线风光。
我们居住在山脚下的乡村客栈,位于Louhossoa小镇附近。
在客栈老板的建议下,进行了一天的比利牛斯山野徒步,起点:La Rhune。
山下的小火车站,可以直达山顶,建于1912年,很漂亮,不过我们选择靠双腿:)
半山回望小火车轨道
风景不错
最远处是大西洋
回首来时路
比利牛斯中段高海拔处常年积雪,我们这里只能远远观望。
一天徒步,浑身酸痛,次日在乡村歇息,看远山月落。
逗逗狗
启程向东,深入比利牛斯,St. Jean Pied de Port 小城
这个小城来头不小,就是著名的圣雅各朝圣之路的主要起点(西班牙称:圣地牙哥朝圣之路),世界遗产,比利牛斯的北大门。
小城依山傍水、红瓦白墙,很有味道。
圣雅各朝圣之路全程800公里,走下来得一个多月,有机会可以尝试一下。
城边山坡上还有一座城堡
俯瞰
城墙环绕
继续往东北,Lautrec,又一个法国最美小镇。
小镇最为知名的是:它是后印象派画家,人称“蒙马特之魂”的Toulouse Lautrec的故乡。
Lautrec是此行最喜欢的一个小镇,木条和石材完美组合而成的房屋、鹅卵石街道、雨后清新的空气,别有韵味。
在Lautrec的游客中心还遇到一位蒙古姑娘,告诉我这个小镇住着很多蒙古人,我告诉他我是来自中国的蒙古族,把她乐了半天,有他乡遇故人的亲切:)
离开Lautrec,下一站阿尔比Albi,又是一个世界遗产,中世纪古城。
阿尔比位于法国南部-比利牛斯大区塔恩河畔,市镇中心的传统建筑一律由红砖砌成,整座城市色调泛红,阿尔比便有了”苍红之城”(Ville Rouge)的美称。
远望阿尔比圣-塞西勒主教座堂及塔恩河
公元四世纪,阿尔比建立了第一个主教辖区。公元八世纪的宗教分裂诞生了卡特里派(清洁派), 卡特里派于十二世纪初传入阿尔比,通过布道在这里得到极大发展,因此又名阿尔比派。他们否认正统天主教的三位一体、圣礼和炼狱等说法,把教皇斥为魔鬼,宣称要打倒罗马教会,被定为异端。因此教皇组织十字军前往镇压,同时北方的骑士觊觎南方贵族丰沃的财富,积极参加十字军的征讨,历经近两个世纪,阿尔比派逐渐消亡。为了表示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,主教在这里建造了规模宏伟的大教堂和主教宫。
近观圣-塞西勒主教座堂
米其林出版的《法国世界遗产之旅》不仅将阿尔比评定为三星级(最高级)旅游目的地,同时还选择了阿尔比作为封面。
教堂的门
教堂内部富丽堂皇
法国最大的古典管风琴,下边是巨型壁画《最后的审判》。
近观壁画,精巧细腻。
教堂后面是贝尔比宫/图卢兹劳特累克博物馆,就是之前在Lautrec小镇时提到过的后印象派著名画家。
劳特累克一生命运多舛,他的绘画对象多为巴黎蒙马特一带的舞者、女伶、妓女等中下阶层人物,在19世纪末独树一帜。博物馆非常值得参观,但不允许拍照。
网上下载一张《磨房街的沙龙》
阿尔比小城不大,很适合步行游览。
主要游览范围以建于十三世纪的圣-塞西勒主教座堂和贝尔比宫为核心,包括四个古老的城区,统称作阿尔比主教城。
最后,来一张塔恩河畔的阿尔比古城全景。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0707photo):法国西部风光行摄(2)–比利牛斯西线